新闻中心

人民日报海外版:国企须用好“党建”这张王牌

发布时间:2016-10-27 来源:

10月24日至27日,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在此次会议中,“从严治党”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话题。而对当下正紧锣密鼓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而言,党的建设不仅有助于凝聚国企中的骨干人才,充分盘活企业人力资源,提升经营效率,更为国企坚守公益属性提供了重要组织保障,有利于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可以说,“党建”是国有企业改革中一张必须用好的王牌。

组织优势非同小可

时下,钢铁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不过,“不好过”并不代表这个行业没有生机。近日,地方国企河钢宣钢炉料公司就在市场对接、产品外销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据了解,该公司基层各党支部在不久前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积极组织党员开展创新攻关活动。其第二钙灰厂党支部根据市场对产品质量、规格等要求,发动技术骨干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发挥现有装备潜能,最终成功开拓了加气砖市场。

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美国学者彼德·德鲁克曾经对“组织”下过一个简单而清晰的定义——组织就是使一群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可见,无论任何时代、任何行业,盘活“人才”这一核心要素都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任金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一方面,国企党组织聚集了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党组织优势的发挥有助于凝聚人才力量;另一方面,作为执政党,中共党组织还具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充分的信息。所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优势对国企效率提升十分有利。

“其实,提高效率是国企改革的长期课题。而解决该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企业更加贴近需求,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同时,中共党组织群众基础雄厚,党员遍布于各行各业,能够为企业掌握更多的市场信息、进一步拥抱市场提供帮助。”金煜说。

在北京住总第一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刘济瑞看来,党建工作说到底是“人”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凝聚人心和引领思想。刘济瑞表示,国有企业转方式、调结构,必然会对企业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人才队伍提出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党支部创新工作方式,让改革创新理念深入人心,让党员职工理解改革、参与改革、推进改革。

公益属性牢牢坚守

新世纪以来,国有经济明显壮大。数据显示,2002—2015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从18.02万亿增长到119.20万亿元。在《财富》杂志定期发布的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国有企业亦从2000年的9家上升到2015年的88家。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德勇认为,国有企业身兼两种属性:一方面,它是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必须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行的价值规律,实现企业长远发展;另一方面,它属于全民所有,又具有公益性的特征,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须使企业发展同党和国家的事业以及各项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这一过程中,只有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做到“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才能使国企健康成长。

“从世界经验来看,像电力、供水、供气、交通等民生特色明显的行业一般都比较适合交给国有企业来运营。不过,人性都有自私的一面,这就需要通过组织、纪律及制度来实现相应的约束。”金煜说,中共对党员的要求十分严格,且党组织遍及地方政府、国企内部、监管机构及居民社区,因此加强党的建设既可以保障国企健康运营,又可以起到内外部协同监督的作用,从而促使国企更好地坚持公益属性、服务群众。

例如,今年夏天,重庆地区曾出现四轮高温天气,电网统调负荷攀升至1767万千瓦,一度创历史新高。如何确保山城的电力供应,不让居民受到酷暑的影响,就成为了摆在国家电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面前的头等大事。挑战之下,该公司党员带头冲在一线,不惧酷暑坚持巡视检修,及时帮老百姓解决用电问题,确保了最困难时期也无拉闸限电发生。而这,恰恰是该国企将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式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成果。

企业治理无缝对接

如今,国有企业大多设有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团队、职工代表大会等现代化企业治理架构。那么,党的组织又该如何与原有的治理机制“无缝衔接”,最终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生动局面呢?

业内人士指出,国有经济发展历程和国企改革实践表明,国企发展和党的建设之间始终是互补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而实现“无缝对接”就必须从具体的互补地带入手。

“任何一家企业的运转都会产生外部性,而不是仅仅与股东一方有关。比如,企业员工需要自我价值实现和人文关怀,周围居民则不希望企业生产经营对自己生活的环境造成污染等等。现实中,单纯的现代企业架构在预防并解决这些问题时往往不能令人满意。”金煜分析,党组织有着先进的发展理念与足够的影响力,可以协调现有治理主体做出更长远也更符合人民利益的决策。

习总书记指出,“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业务公开,落实职工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调动工人阶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福建省总工会副主席丁文清说,这无疑为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未来工会要进一步提高职工尤其是职工代表的参与能力,进一步健全完善国企民主管理制度,让职代会真正成为广大职工参与企业改革,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本文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信息